江苏省江都市仙城中学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II卷(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客观性试题(共计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争取最佳成绩吧!)1.“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代传说主要反映了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C.商朝的建立D.奴隶社会的强盛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3.据说西周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4.《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B.“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C.“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D.“礼”和“乐”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前2070年建立的夏B.前1046年建立的西周C.前221年建立的秦朝D.前202年建立的西汉6.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7.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重要官员的产生方式是A.世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8.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①负责管理军事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判断下图,它属于A.西周分封的诸侯B.西汉的郡国行政区C.秦朝的郡县行政区D.唐朝的监察区10.“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B.尚书被中书取代C.以三公决策,辅佐汉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衡以分削相权11.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A.建立军功B.弃农经商C.参加科举考试D.依靠门第出身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13、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是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结果14、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D.赔款2100万银元15、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侵华政策16、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17.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18.“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