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硫酸课后提能·层级练1.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B.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品溶液中含有SO)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解析:选B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一定没有Ag+,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4,溶液中含有SO;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中既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显示浓硫酸的强酸性。2.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能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腐蚀性是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综合体现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涂上稀NaOH溶液解析:选B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A错误;稀硫酸中的H+具有较弱的氧化性,C错误;NaOH本身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涂在皮肤上中和消除浓硫酸的腐蚀作用,D错误。3.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C.浓硫酸加热时与炭反应D.浓硫酸加热与铁反应解析:选B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有水分子。一般来说,脱水性是对有机物质而言,其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以H2O的形式脱去。A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只有B选项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B.②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④中pH试纸变红解析: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矾风化产生的水、饱和KNO3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表面失水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无水CuSO4、饱和KNO3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H2SO4有脱水性,使pH试纸炭化而变黑。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22.4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解析:选D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A不正确;浓硫酸与S作用时,只表现其强氧化性,B不正确;Cu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渐降低,当成为稀H2SO4时,反应停止,参加反应的H2SO4少于2mol,故C项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下不足22.4L。6.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①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②C+2H2SO4(浓)=====CO2↑+2SO2↑+2H2O③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④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B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7.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__________________。(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