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物质的分类和转化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D.①④⑤⑥⑦答案:B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胆矾SO2纯碱NH4ClD食醋C2H5OH苛性钾NaHSO4答案:D3.(2010·湖南省九校联考)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只有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4.(2010·嘉兴一中月考)如图一些物质或概念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XY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答案:C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酸性氧化物:SO2、NO2、CO2、SiO2;②非电解质:液氨、氨水、液态氯化氢、过氧化氢;③电解质:氯化铝、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位素:H、D、T、HD;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⑥离子化合物:CH3COONa、Al2O3、Na2O2、CaC2。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即对基本概念的考查,较易。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O2不具有该性质,故①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②中氨水为混合物,液态氯化氢和过氧化氢均为电解质;④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不同原子之间互称为同位素,而HD为单质,故④归类不正确;③、⑤、⑥的分类均正确。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解析: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是两分子乙酸脱一分子水的产物,它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C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SiO2+4HF==SiF4↑+2H2O,D选项也不正确。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选B。答案:B7.(2010·荆州)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答案:D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解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符合胶体粒子大小,所以“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因而具有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纳米技术在生物学、光电器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答案:B9.(2010·苏州高三模拟)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解析: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粒子直径大于1nm,小于100nm,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答案为C。答案:C10.已知中学化学中常见反应形式为:A+B―→C+D+H2O,对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