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能演练轻松闯关新人教版必修2[随堂检测]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解析:选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指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出现男耕女不织的现象,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2.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发昌机器厂D.福州船政局解析:选B。据题干中洋务派“求富”的主张,说明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B符合题意;A、D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C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均不符合题意。3.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②开平煤矿③上海发昌机器厂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自强、求富”可知是洋务运动时创办的企业,③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C.是否雇用工人进行生产D.资金是否充足解析:选B。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产品直接投入市场;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军事工业,产品供政府使用,不投入市场。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材料二(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材料三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1874年《捷报》卷12(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2)题要在理解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第(3)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是继昌隆缫丝厂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答案:(1)原因:列强经济侵略瓦解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不同:古代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二者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了产品的质优价廉和畅销。(3)说明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守旧观念对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极强的抵制力。[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该现象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兴起D.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选B。本题的大意是洋布、洋棉因物美价廉受到近代中国民间的欢迎,导致中国本地的棉布不复畅销,“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右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A.借用西方洋枪队B.引进外商企业C.引进近代科技D.引进洋枪、洋烟解析:选C。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实际考查洋务派的主张及实践。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因此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指西方近代科技。3.“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终于无奈地低下自己骄傲了200多年的头,于是洋务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开始大力兴办工业。”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军事工业是()A.开平煤矿B.上海发昌机器厂C.江南制造总局D.安庆内军械所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军事工业是安庆内军械所。4.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