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⑦【解析】①普通漏斗:用来组装过滤装置分离固液混合物。③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⑤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答案】C2.某实验小组配制了0.2mol·L-1的NaOH溶液备用,下列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BCD【解析】NaOH溶液是强碱溶液,应用橡胶塞玻璃瓶保存并贴好标签。【答案】C3.(2016·益阳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B.标准状况下,0.5molNO和0.5molO2混合后体积约为22.4L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D.1L2mol·L-1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2.408×1024【解析】因发生反应2NO+O2===2N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体积不是22.4L,B错误。【答案】B4.(2016·武昌调研)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润湿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B错误。【答案】B5.配制100mL0.1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解析】配制溶液时,固体的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容量瓶溶解,A错误;配制溶液时,体积指的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不是加入100mL蒸馏水,而是配制成100mL溶液,B错误;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导致浓度偏小,C错误;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使溶液均匀,D正确。【答案】D6.(2015·重庆高考)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观察Fe(OH)2的生成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C.实验室制取氨D.验证乙烯的生成【解析】A.Fe(OH)2易被氧化,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Fe(OH)2,制取时常采取在试管中的FeSO4溶液表面加一层植物油,在加入NaOH溶液时用长胶头滴管,且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故正确。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故不正确。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正确。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温度计测量的是混合液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液面以下,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有强氧化性,不仅能氧化乙烯,也能氧化乙醇及反应副产物SO2等,在检验乙烯之前应先除去乙醇、SO2等杂质,故不正确。【答案】A7.(2016·西安八校联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2gD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B.78g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Na+数一定为2NAC.标准状况下,5.6LO2作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AD.500mL2mol·L-1Na2CO3溶液中含C的微粒总数一定为NA【解析】1个D216O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10,2gD216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所含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A项正确;设Na2O2的质量为xg,则Na+的数目为(+)×2×NA=2NA,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5.6LO2参与2Na+O2=====Na2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0.5NA,C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式:c(Na+)=2[c(H2CO3)+c(HCO)+c(CO)]知,该溶液中含C的微粒总数等于溶液中Na+总数的一半,即×NA=NA,D项正确。【答案】C8.(2015·四川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AC.标准状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