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12页)和答题卡(1-6页)两部分,共300分,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性,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B.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C.用纳米铁粉的吸附性去除污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8.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时,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0-13NAB.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C.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3NA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L9.同一短周期元素,浓度均为0.01mol·L-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pH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N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稀氨水C.X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D.Z和R的简单离子半径:Z3+<R-10.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2-二甲基丁烷与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数目不相同B.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密度都比水大D.与环己醇()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醛基()的结构有8种(不含立体结构)12.某温度下,体积相同、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平衡时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Ⅱ对应氯化铵溶液B.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时曲线I对应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大C.b点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D.c、d两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不等13.厨房垃圾发酵液可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换膜Ⅰ为阴离子交换膜,A-从浓缩室通过向阳极移动B.交换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H+从浓缩室通过向阴极移动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D.400mL0.1mol·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到0.6mol·L-1,则阴极上产生的H2的体积为4.48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小题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26.(15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①Ⅰ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②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③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Ⅳ进行探究(如图1):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将实验Ⅳ中的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④用如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i.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ii.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iii.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实验V中的i和ii、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①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