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A.组织严密、纪律严明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答案C解析西欧社会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且在党纲中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故C项正确。2.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这次“革命”()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完成了“四月提纲”的任务C.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1917年3月即俄历2月,这次“革命”即二月革命,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3.“(俄国)既然国家落后、战争和经济破坏已经把国家推向灾难的边缘,而在社会中又蕴藏着巨大的革命潜力,就应当以革命的方式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首先要推翻不能保证国家进步的资产阶级,建立工农政权。”列宁在这里论证的是()A.十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B.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C.二月革命爆发的必要性D.高度集中体制的必然性答案A4.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随后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历史上称之为()A.1905年革命B.二月革命C.七月革命D.十月革命答案D解析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5.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发布声明:“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们于11月7日战胜了……政府已经被推翻;这个政府……它践踏人民的利益,提高面包的价格以帮助容克们掠夺战争投机者还未动用的东西。”材料中的“政府”应该是()A.罗曼诺夫王朝B.协约国傀儡政府C.孟什维克政府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17年11月7日可知此次起义是十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正确。6.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此结论意在说明俄国这次“重大变革”()A.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B.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C.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D.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可知,这次“重大变革”是十月革命,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成为现实,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开始,此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7.面对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1918年9月2日,苏维埃全俄中央执委会宣布:……国内所有的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的需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为此,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苏联模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8年9月2日”,可知此时是国内战争时期,为了赢得战争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8.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答案C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于1918年夏,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故B项错误;据材料“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C项正确;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属于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9.“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里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