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2.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发现了一组壁画,右图是其中的一幅。这反映了当时A.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B.西北在魏晋时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革新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西北地区已普遍使用先进的农耕技术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A.四川都江堰B.扬州古运河C.关中郑国渠D.河北赵州桥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分工过细B.利益内耗C.管理僵化D.外部竞争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说明当时A.景德镇制瓷行业开始兴起B.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C.景德镇全员参与陶瓷生产D.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7.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8.《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9.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材料主要表明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10.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1.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3.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4.中国获得“丝国”的美称,始于()。A.商朝B.秦朝C.汉朝D.唐朝15.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A.倭患是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16.“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