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禅让制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解析:秦朝开创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C2.右图中人物是秦始皇。他头上戴的称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这突出说明()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解析:秦始皇与其继承者的特定穿着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体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答案:C3.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任命郡守和县令C.管理全国军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解析:丞相的权力主要是行政权,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答案:A4.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中央政权机构,其直接意图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B.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自恣解析:秦始皇实行三公九卿制的直接目的是防止大臣专权自恣,使其彼此牵制;根本目的是强化皇权。故选D项。答案:D5.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③明显错误,排除③。选C。答案:C6.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近代英国亦有郡制,美国则是联邦制,法国实行行省制,这说明()A.各国都有皇权专制B.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C.剖土裂疆是历史的必然D.城邦国家利于民主政治建设解析: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案:BB组(能力题)7.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解析:秦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D8.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首先明确这些官员是由中央任命并对中央负责的地方官员,可以排除B、D;A属于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答案:C9.秦半两钱(见右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D.蕴涵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解析:A、B、D三项都是某一方面的说法,“外圆”体现的是“国家统一”,“内方”体现的是“皇权至上”,因此说法全面的应是C项。答案:C10.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解析:秦朝对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决策的失误。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图一图二图一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有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详细到月、日。图二2010年4月13日,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二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