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A.《四月提纲》B.七月流血事件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3.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4.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B.二月革命本质上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5.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这些措施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一战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6.“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C.“继续支持世界大战”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万岁”7.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A.《四月提纲》的提出B.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C.俄军前线战事失利D.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8.起义后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说“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后来有调查说当晚共伤亡6人。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坦言:“当时只死了一个人”,米高扬则说:“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胜利B.临时政府失去社会的支持C.两个政权并存有利于革命D.列宁准确判断了俄国形势9.《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D.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府10.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唯物史观D.唯心史观1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认为:“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帕尔默这一观点一致的是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B.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C.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1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