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怀集一中张著勤一、一轮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反馈的信息:1、基本概念不清逻辑思维不明:同学们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用基本概念去判断试题时逻辑思维混乱,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2、推理能力较差,难点不能突破:同学们对新信息的吸收能力不强,氧化性、还原性及产物的推导错误,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混乱,计算必然错误。计算中不能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最本质的定量关系——得失电子守恒。3、细节做不好,非智力失分常有:一轮复习的练习中,同学们常因粗心失分常有。主要体现在审题不完整,答题随意性强,个别细节做不好,计算粗心,写方程式大意等二、二轮复习方向:以考纲为线索、以一轮复习学生反馈的信息为基点、以考点和经典习题综合分析为方向。目标是达到学生进一步提高,逐渐靠近高考方向。三、氧化还原反应分两课时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一课时1.基本概念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小结: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例:1.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合成:高温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2、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和浓硫酸滴漏到某种化学物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药品可能是()A.KMnO4B.Na2CO3C.(NH4)2SO4D.CH3COOH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B.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C.1mol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molD.x=24.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mg/L。现用氰氧化法处理,发生的反应为(其中N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被氧化的元素是。5.实验室为检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4CuI+Hg=Cu2HgI4+2Cu.(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价。(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mol.小结:完成本类题目关键是分析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和基本概念的理解。2.反应规律:(1)优先规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反应顺序。例:1.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131C.338∶∶∶∶∶∶D.114∶∶2.已知2Fe2++Br2=2Fe3++2Br-。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与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B.1mol/LC.0.4mol/LD.0.2mol/L3.向某稀HNO3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Fe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B.1︰1C.4︰1D.3︰1小结:计算中要充分反应先后顺序和利用好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得失电子守恒。(2)强弱规律:较强的氧化剂+较强的还原剂较弱的还原剂+较弱的氧化剂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1.下表是四个反应的有关信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它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①Cl2FeBr2FeCl3②KMnO4H2O2H2SO4O2MnSO4③KClO3HCl(浓)Cl2Cl2④KMnO4HCl(浓)Cl2MnCl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B.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