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三历史试卷2017.9说明:1、试题满分:100分2、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1——9课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5、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6、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汉代“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宋代“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A、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B、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C、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D、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27、瓷器的原料高岭矿或高岭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火里烧成黄色,再经过还原火成为青色.而烧制白瓷则必须清除原料中的铁成分.北齐河南安阳范粹墓和濮阳李云墓出土的瓷器,虽然含有某些青瓷的余韵,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白瓷的特征.这说明()A、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B、白瓷与青瓷制作工艺相同C、白瓷与青瓷的烧制原料不同D、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28、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A、棉产品商品化利于减轻农民负担B、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C、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D、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29、汉唐两代都规定,居住在城市的商人,须著录特殊户籍,称为“市户”,非“市户”不准入市设铺营业。这反映了()A、官府垄断商业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C、政府限制商业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0、1851年5月1,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0)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B、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C、君主立宪制的完善D、“光荣革命”成功31、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2、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冒险33、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①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③带来环境污染④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4、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衙役,后改为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A改变了服役的主体资格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D保证了小农生产的稳定3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40、(25)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了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