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任岩松中学高三化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练习题2007.1.12总分108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4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题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C.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碱性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二倍2.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其原因可能是()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3.将8molH2和2molN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4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还有5.6molH2。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v(H2)=0.3mol·L-1·min-1(B)H2的转化率为25%(C)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1(D)NH3的体积分数为19.05%4.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小1mol5.一种一元强酸HA的水溶液在加入一定量的碱MOH溶液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入的碱一定过量B.反应后溶液中c(A-)=c(M+)C.生成的盐不水解D.酸与碱等物质的量混合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I-、Cl-、HCO3—、Na+B.在能使pH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Cl—、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K+、Cl-、NO3—、Na+7.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A.4B.7.2C.10D.11.38.将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一般柴油发电机只有40%左右),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材料是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原因之一是该电池的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C.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2H5OH-12e-=2CO2↑+3H2OD.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9.在一条件下,可逆反应2A(气)+B(气)nC(固)+D(气)达平衡。若维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B)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C)该反应式中n值一定为2(D)原混合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其中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10.将0.2molL1·的CH3COONa溶液与0.1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c(CH3COO-)=c(Cl-])=c(H+)>c([CH3COOH]B.c(CH3COO-])=c(Cl-)>c(CH3COO-)>c(H+)C.c(CH3COO-)>c(Cl-)>c(H+)>c(CH3COOH)D.c(CH3COO-)>c(Cl-)>c(CH3COOH)>c(H+)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HX、HZ、HYB.HZ、HY、HXC.HX、HY、HZD.HY、HZ、HX12、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是()A.c(Na+)>c(HRO3-)>c(H+)>c(RO32-)>c(OH-)B.c(Na+)+c(H+)=c(HRO3-)+c(RO32-)+c(OH-)C.c(H+)+c(H2RO3)=c(RO32-)+c(OH-)D.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