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0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美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和。已知这”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位素B.超级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D.和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解析】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而和的质子数不相同,A选项错误;超级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金属键结合,B选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而”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可以失去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选项正确;根据”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最外层有39个电子,需要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D选项错误。【答案】C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解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是逐渐减小的,故A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强的,故B错;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弱,故对应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也是逐渐减弱的,C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来越多,故D错。【答案】C3.下列各项叙述中一定能说明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元素Y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X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比Y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少B.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比Y强C.X的最高正价比Y的最高正价高D.X单质能与Y的氢化物反应生成Y单质【解析】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3个: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②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还可以把非金属性推广到单质的氧化性,单质氧化性越强,则说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4.某高校化学工作者创建了”元素立体周期律”,在原来二维周期表横列(X轴)和纵列(Y轴)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竖列(Z轴)。Z轴按”中质差”(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Z=N-P)自上而下,递增顺序排列。原”二维元素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同位素”中质和”(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A=N+P)替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质和”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B.”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C.AZD.至2008年,人们发现108种元素有m种同位素,说明中质差一定有m种【解析】”中质和”即质量数,质量数相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一元素,例如和,A错;”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也不一定是同一元素,例如、和其中质差均为0,B错;AZ=(,C对;有的同位素其中质差相等,例如、和其次中质差的数目小于同位素的数目,D错。【答案】C5.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强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rC.元素Q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D.元素T与元素R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解析】短周期元素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其为Al。由此可推出其他元素:Q为C,R为N,W为S。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弱,A错;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r错;元素Q的氧化物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错。【答案】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的酸性比的强B.的碱性比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C、B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的酸性比的弱;B项正确;Cl、Br、I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若M、R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和y,由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得:x-1=y+2,因此x>y,即原子序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