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生产原理训练目标1.了解电解法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10分钟)1.下列关于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产物为Cl2和NaB.电解过程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C.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答案:A解析:A项,电解熔融NaCl才能得到Cl2和Na,A项不正确。B项,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产物之一是黄绿色的Cl2,B项正确。C项,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产物之一是NaOH,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项正确。D项,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产物之一是H2,可用排水法收集,D项正确。2.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气体,原因是()A.可产生更多的氯气B.只有饱和食盐水才能除去HCl杂质C.既能除去HCl,又能减少Cl2的溶解D.食盐水易配制答案:C解析: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HCl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大,C项正确。3.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该装置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等杂质答案:B解析:该实验应使用酒精灯加热,应进行尾气处理,A、C项正确;Cl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等杂质,D项正确。(35分钟)一、选择题(单选)1.下列有关“氯碱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B.根据“氯碱工业”原理分析,若电解氯化钾溶液,则发生的反应为2KCl+2H2O=====2KOH+Cl2↑+H2↑C.“氯碱工业”中产生两种气体,一种是无色的,一种是黄绿色的D.地球上的海水可以供人们使用,因此节约用水是没有意义的答案:D解析:D项,由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因此海水不能直接作为生活用水,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答案:B解析:A项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气体,故A不选;B项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有色布条,故B选;C项是氯气氧化了亚铁离子,故C不选;D项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D不选.故选B。3.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l2并回收MnCl2,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Cl2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MnCl2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稀盐酸中的水分制取浓盐酸答案:C解析:A项,MnO2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Cl2,A项不正确。B项,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应该是长管进气短管出气,B项不正确。C项,MnO2不溶于水,因此分离MnO2和MnCl2溶液过滤即可,C项正确。D项,稀盐酸在蒸发过程中,HCl会挥发,D项不正确。4.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氯气时所得的氯气()①用含146g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答案:B解析:由于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以后,不能再和MnO2反应产生氯气,因此第一种方法产生的氯气较少。5.将0.2molMnO2和50mL12mol·L-1盐酸混合后缓慢加热,反应完全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xmolAgCl沉淀(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则x的取值范围是()A.x=0.3B.x<0.3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