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6此起彼伏的思想解放——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荆门市高三模拟]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学习西方技术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固守华夏中心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解析:据材料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据此可知魏源已经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但他仍然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知这是其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仍主张维护封建统治,故B正确;材料中魏源一方面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以看出,魏源仍认为中国文化、典章制度优于西方,A片面;据材料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能说明其固守华夏中心传统,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儒学,D错误。答案:B2.[2019·黄冈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中体西用”思想在中西学的功能地位上始终强调“体与用”“本与末”以及“主与辅”的关系,贯穿于洋务运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维新运动的发展和“新政”改革的进行。这揭示出“中体西用”思想()A.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显著特色B.旨在实现西方学说的中国化C.有利于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D.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宗旨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体西用”思想始终强调“中学”的本体功能,对以后清王朝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以维护传统的纲常礼教和清王朝的统治为宗旨。故答案为D项。A、B项,“中体西用”思想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反映出西方文化的特色,也不能得出实现西方学说中国化的结论,排除;C项,“中体西用”思想始终强调“中学”的本体功能,不利于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排除。答案:D3.[2019·大同市高三模拟]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发表后,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还有些人干脆以“竞存”“适之”等词汇给自己或家中子弟取名。据统计,在短短的十年中,《天演论》就发行过30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主要是因为()A.进化论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B.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进化论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D.知识分子力图挽救民族危机解析: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戊戌变法是1898年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严复的《天演论》以宣传进化论为核心,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进化论的传播对知识分子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原因是进化论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D项错误。答案:C4.[2019·淄博市高三模拟]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中最后觉悟。”材料中“伦理的觉悟”指()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C.激进派用民主和科学取代封建纲常D.顽固派维护的封建专制和家族制度解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先后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和学思想”的过程,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即他所说“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中最后觉悟”,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是“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B项仿制度是第二阶段的觉悟,排除A、B。答案:C5.[2019·咸阳市高三模拟]1920年蔡元培在《我的新生活观》中指出:“什么叫新生活?是丰富的,是进步的。……学问虽然与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学了以后,眼光一日一日的远大起来,心地一日一日的平和起来。生活上无形中增进许多幸福。”蔡元培上述有关学问与新生活的观点()A.为国民开启了生活新篇章B.摆正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