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石港中学迎全市高三期中测试模拟训练(2)1.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B.Na2S的电子式:C.NH4Cl的电子式为: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2.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⑧①⑦D.⑧②⑤③3.已知甲醛分子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CH2=CH—CH=CH2B.C.ClCH=CHCHOD.4.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下图,分子结构中R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与溴水反应,且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molBr2B.可与NaOH溶液反应,1mol该物质可与4molNaOH反应C.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7molD.维生素P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有机物A是一种常用的内服止痛解热药。1molA水解得到1molB和1mol醋酸。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B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652。A、B都是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2B.1个B分子中应当有2个氧原子C.A的分子式是C7H6O3D.B能与NaOH溶液、FeCl3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B.c(H+)=10—1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4+、S2-、Br-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42-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制取乙酸乙酯,应先将乙醇、乙酸混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B.酸碱中和滴定中,应先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C.配制SnCl2溶液时,应先将SnCl2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后加水稀释D.用分液漏斗滴液,应先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1NaSNa8.一定条件下CuS与稀HNO3发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为NO,氧化产物为SO42—。现将0.06molCuS加入到50mL4.2mol/LHNO3中,充分反应之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还原的硝酸为0.16molB.反应后溶液中仍有硝酸剩余C.反应后溶液的pH=1D.CuS未全部参加反应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2克白磷分子中含P—P键为0.05NAB.将含有NO2和N2O4分子共约NA个的混合气,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LC.6.4gS6与S8的混合物中所含S原子数一定为0.2NAD.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10.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关系能够成立的是A.原子序数:a>b>c>dB.a-b=n-mC.元素非金属性:Z20%D.不确定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氧化钠投入水中:O2-+H2O==2OH-B.在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2-==BaSO4↓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Ca2++HCO3-+OH-=CaCO3↓+H2O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14.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NH3的熔、沸点比V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