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2课后训练人民版必修21.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倍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不少国家政府要求资本家大量销毁工业品和农产品,这主要是为了()。A.节约生产开支B.加快生活必需品的生产C.稳定物价D.阻止工人和农民暴动3.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4.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加剧美国工人的贫困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5.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的相同措施有()。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③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④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6.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7.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8.“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C.肯尼迪执政D.克林顿执政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1)图1到图2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材料二1929年10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前所未有的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制度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人民版教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调整了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政治,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整作用”。与此同时,意、日、德三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体制,走上了对内独裁与对外扩张之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威胁。——高中历史上海版教材材料三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银行倒闭、股市暴政、油价跳水、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