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的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了大一统帝国解析:选D。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大一统帝国的初创时期,故D项正确。2.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于殷。秦王嬴政灭东周国,又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材料反映出秦王嬴政()A.受宗法传统影响B.极力推广分封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展王朝的疆域解析:选A。秦王嬴政封一地给东周君,让他们“祭祀先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嬴政深受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故A项正确;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的目的在于让其“祭祀先祖”,而不是大力推广分封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秦王嬴政加强中央集权的任何措施,故C项错误;秦王嬴政给东周君一封地与扩展王朝疆域无关,故D项错误。3.(2020·山东临沂期末)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解析:选B。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相符,故B项正确。4.秦始皇规定,全国政务系统下的主要官员全由皇帝任命,收入按等级进行分拨。这种做法()A.否定了传统的血缘政治B.沿袭了商周以来的等级制度C.确立了“家国同构”格局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全国政务系统下的主要官员全由皇帝任命,收入按等级进行分拨”可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僚政治而非等级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僚政治而非中央集权制,排除D项。5.(2020·福建福州质检)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是皇权至上,而秦始皇此举之意正是维护皇权尊严,故A项正确。6.(2020·山东济南二模)下表反映的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解析:选D。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出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由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7.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解析:选A。秦朝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为了巩固专制集权,故A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B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不能说明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