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七)一、选择题1.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A解析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2.(2010·新课标全国卷)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答案A解析从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可以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关系为:Cd>Co>Ag,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A项错误。3.(2011·孝感市第一次统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锌铜分别作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极上有气泡生成B.向铁棒上镀铜时,铁作阳极,氯化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C.工业上以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的AlCl3制取Al时,每产生1molAl,阳极就产生3.36L氯气D.在潮湿的环境下,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更耐腐蚀答案D解析以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锌铜分别作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是正极,H+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A项错误;向铁棒上镀铜时,应用铜作阳极,铁作阴极,B项错误;工业上不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Al,而是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C项错误;在潮湿的环境下,黄铜中铜和锌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铜不被腐蚀,所以黄铜比纯铜更耐腐蚀,D项正确。4.认真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B.装置②中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装置③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D.装置④的a为电源的正极,b为电源的负极答案B解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不能析出铜,应放出氯气,A项错误;电解熔融氯化钠,从图中看出a极上析出钠,为阴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极放出氯气,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项正确;铁制品上镀铜,铁制品应在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C项错误;为了保护钢闸门,应将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D项错误。5.(10·浙江调研)某同学用镀铜的石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稀硫酸,用曲线Ⅰ表示电解过程中阴极增加的质量(Δ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曲线Ⅱ表示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曲线图合理的是(电解初期溶液中H+放电)()答案A解析据题意得,本题电解分三个阶段:开始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第二阶段,石墨上的铜不断溶解至完全,随着溶液中Cu2+浓度增加,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第三阶段,铜离子完全放电,电解过程相当于电解稀硫酸。可见,电解过程中阴极的质量开始不变,然后增加,最后不变;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开始增大,随后相当于电镀,pH不变,最后电解硫酸,相当于电解水,pH减小。符合题意的为A。6.(2010·南昌调研)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加入0.1mol碱式碳酸铜晶体(不含结晶水),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5.6LB.电解过程转移的电子数为3.612×1023个C.电解过程只发生了2CuSO4+2H2O=====2Cu+O2↑+2H2SO4D.加入碱式碳酸铜的反应是: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答案C解析加入0.1molCu2(OH)2CO3可以恢复到原状,可将其看做0.1mol的2CuO·H2O·CO2,说明电解过程发生的反应为:①2CuSO4+2H2O=====2Cu+O2↑+2H2SO4和②2H2O=====2H2↑+O2↑。其中反应①析出铜0.2mol,消耗硫酸铜0.2mol,反应②消耗水为0.1mol。反应①生成氧气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