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世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2.武王伐商后,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结合《西周封国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鲁国位于图中的④处B.鲁国位于图中的①处C.燕国位于图中的③处D.燕国为先代贵族后裔所建3.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汉刺史制B.宋参知政事C.明内阁制D.清军机处4.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巡抚总督都统水师提督管带②郡守中尉宗正将作少府监御史③刺史三服官盐铁官常侍司隶校尉④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知州提点刑狱司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朝代政制时写道:宰相机构简化为一省制,虽与最高军事、监察机构三足鼎立,实际上仍居主导地位;地方大行政区形成,出现了比路更大的行政机构,政令贯彻迅速,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这一朝代是()A.唐B.宋C.元D.明6.唐代统辖全国行政大权的宰相一职实行复数制,由数名宰相组成集体领导班子。召开宰相会议的地点叫政事堂,开始时政事堂设在宫城内的里。后逐渐由议政场所演变为行政机构。划线部分应填入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文渊阁7.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在唐初的六部当中,负责科举考试的部门是A.礼部B.户部C.吏部D.工部8.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史料,与军机处无关的是()A.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B.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盖隐然执政之府矣。D.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9.《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D.阁臣弄权不合制章10.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②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③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④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1.《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二十一条”签订后12.右图描绘了近代中日海军一场决战的场景,对这场决战描述正确的是A.北洋舰队率先离开战场B.刘步蟾为中国海军提督C.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率舰英勇战斗D.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台湾返航途中遇袭13.有学者认为“袁世凯明明是独夫民贼,却自我标榜为国民、‘公仆’,皇帝的产生,却采用‘国民投票’的形式。如果把它完全归结为袁世凯个人的阴谋、权术等等,那是片面的。”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来()A.民主学说真正把人民武装起来B.民主共和思想已有一定的影响C.近代反专制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