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搜集史料证明: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卢修斯把自由和财产赐予英国教会,当卢修斯写信给阿莱赛利乌斯教皇请他到英格兰传授罗马法时,教皇回信说卢修斯不需要罗马法,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列颠法律。亨利八世此举的目的是()A.否定教会权威B.证明君权神授C.没收教会财产D.建立民族国家2.《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救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这说明当时A.文艺复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宋教改革B.文艺复兴是比宗教改革更为进步的社会运动C.宗教改革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与迫害D.宗教改革瘐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4.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A.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B.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C.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D.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5.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反对信仰基督教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誉为14-18世纪西欧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以下相关表述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仅仅是文化复兴,不是新生,称不上是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B.宗教改革除了是思想解放运动外,同时也是社会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思想家都反对君主制度,期望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D.三者都冲破了宗教神学思想束缚,敢于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8.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A.废除罗马教会B.信仰即可得救C.王权高于教权D.简化宗教仪式9.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这一主张的重要影响在于A.否定天主教会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D.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辩护10.英国哲学家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D.“人因为自己的善行而得救”11.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12.“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