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道:“(日本)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此建议书导致了哪一事件爆发()A.九一八事件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皖南事变答案A解析“九一八事变”使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即材料中所说的“满洲”。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日本近代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对中国的掠夺,期间日军都对我国和平居民进行了大肆屠杀,而C项所反映的救民于水火纯属一派胡言,严重脱离事实。3.《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一事件揭开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而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故选B。4.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5.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际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1940年,这是抗战时期,材料中“兵卒”实际指广大群众。综合信息可知中共在抗战中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论持久战》材料二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向英美宣战的目的。(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答案(1)实行全民族抗战。(2)为了自存与东亚之安定。(3)主要原因: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间的支持和配合。解析第(1)(2)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第(3)问“主要原因”可以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作答。基础巩固1.右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作品所反映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结合漫画中的“东北”“张学良”“不抵抗”等信息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2.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⑤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③答案D解析①②③是能够证明南京大屠杀存在的第一手资料,④⑤是文学或影视作品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使用。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答案C解析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为此发动淞沪战役,但淞沪会战“抗战亘于三月”,说明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