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等差数列【学习目标】1.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性质及求和公式.2.掌握待定系数法,利用数列公式列方程解方程.【知识要点】1.等差数列定义an+1-an=d(常数)2.等差中项在两个数a与b之间插入一个常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则把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A=,即a+b=.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4.等差数列的公差(1)d=an-an-1;(2)d=;(3)d=.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的关系:通项公式an=a1+(n-1)d可以写成an=dn+(a1-d),它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d≠0时)或常函数(d=0时),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上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群孤立的点,公差d是这条直线的斜率.5.常用的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m+n=p+q,则(m,n,p,q∈N*).特别地,若m+n=2p,则.(2)an=a1+(n-1)d可推广为.(3)am,am+k,am+2k,am+3k,…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____.(4)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k,S2k-Sk,S3k-S2k,…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____.6.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Sn(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d.(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与函数的关系:当d≠0时,Sn=n2+n,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过原点的抛物线上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群孤立点;当d=0时,Sn=na1,它的图象是一条射线上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群孤立点.(3)若{an},{b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和Tn,则=.【方法总结】1.判断给定的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在所给数列{an}中,任取相邻两项,使得an-an-1=d(n∈N*且n≥2),只需说明d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即可.(2)通项公式:对给定数列{an},若能总结出它的通项公式an=bn+m(b,m为常数),说明an是n的一次函数即可.(3)求和公式法:若能求得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a,b为常数)是关于n的一个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即可.(4)等差中项法:an+1+an-1=2an(n∈N*且n≥2).2.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1)由定义采用迭加法.(2)由定义采用不完全归纳法.(3)an=由Sn求通项公式an=f(n)时需分n=1与n≥2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式子表示,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3.常用的方法与技巧(1)三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d为公差;四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3d,a-d,a+d,a+3d,公差为2d.(2)会用方程的思想处理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a1,d,n,an,Sn,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列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俗称“知三求二”).解等差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方程法,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方程组时,要注意整体代换,使运算更加迅速和准确.【高考模拟】:一、单选题1.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公差不等于零,若成等比,则()A.B.C.D.【答案】C【解析】【分析】由成等比数列.可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解出.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已知下列四个命题::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设,则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长为,则8;: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15.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对应的知识逐一判断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得解.【详解】对于命题:,所以函数f(x)在(1,2)单调递增,因为,所以函数的零点不在区间内,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对于命题:由于x<0是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对于命题:,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对于命题:,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零点问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数量积的计算和项和公式,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3.设列的前项和,,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A.8B.9C.10D.11【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详解】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设公差为d,a4=4,S5=15,则:,解得d=1,则an=4+(n﹣4)=n.由于=,则,==,解得m=10.故答案为:10.故选:C.【考点】等差数列性质、裂项相消求和.【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指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