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段故事——《城南旧事》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一.激情导入:1983年新春伊始的北京,人们相互传递着一个令人欢欣的消息:根据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获得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孔镇三中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苗栗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板2001年12月1日因病逝世在北京长大一、走进作者,检查预习给红体字词注音衣襟低哑皱挪掸咻咻哭号狼狈痕撩起栅栏簪渣廊檐骊歌屉jīnyǎzhòunuódǎnxiūháobèihénliāozhàzānzhāyánlítì三.进入课文1.初步感知,把握内容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写主人公英子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听读课文,概括提炼:题目含义——一语“双关”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含而不露、哀而不伤同学们区别出写“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从写“眼前事”的段落中概括“以英子为角度”的内容;从写“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中概括“以爸爸为角度”的内容。从英子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时由眼前的的事物引发的回忆。从爸爸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爸爸病床上的叮嘱;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爸爸爱花的故事;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去世。2.深入情节,理清线索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研读课文,相互讨论)再读课文,理清思路:⑴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品味人物美一.说一说爸爸1.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提挈全文,请看课后习题一,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照应?说说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②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③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爸爸去世。→爸爸去世。爸爸表面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爸爸善于教子,总是逼“我”去闯练。爸爸注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大爱无言(爸爸的形象):大爱无言(爸爸的形象):2.述说自身感受——用“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话。二.说一说英子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明确: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2.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段)话。品一处妙笔林海音,这位六十年代就斐声台湾文坛的作家,她的作品风靡海内外,广为流传。下面我们通过品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来感受其魅力。请同学们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句式说话,品析文章妙要。一语双关的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双线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