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丰子恺漫画选>序》一周强化一、一周内容概述学习《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我们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鉴赏能力,加强阅读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作品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学习《<丰子恺漫画选>序》则要理解本文是怎样着重从题材选择等方面评论作品的。二、重难点分析1、《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1)文章从哪些方面就胖、瘦老头展开了对比?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人物形象:所做的风筝(价格,质量)。瘦:素白的,有蜻蜓、蝴蝶……翅上还装了会转动的风笛;那竹骨是耐着性儿剖的……真像筝的声音,美……胖:涂满刺眼的大红大绿,颜色:俗;竹骨剖得粗细不匀,上面还带着毛刺;那纸也糊得太潦草;不栽跟头才怪。做风筝的目的(对风筝的态度、经济观):瘦:很看重自己的手艺,那是几代的家传啊!胖:卖了好回去,快把货甩出去,捞一把。对待顾客的态度:瘦:没有着意地叫喊,只是沉静地等候着买主。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显得庄重,但又叫人猜不透。胖:带点儿挑逗的味道;带着讨好的笑。小结:胖老头给人的感受是俗不可耐。瘦老头,通过高傲、自信、愤世嫉俗等神情,作者着意表现的是家传的高超手艺。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明显的。他自始至终以胖老头来衬托瘦老头。胖老头脸上讨好的笑,得意的神态,那粗糙低劣的风筝,大红大绿刺眼的颜色,低廉的价钱,给人的感觉是从人到货都俗不可耐。而瘦老头呢,作者着意表现他内在的风骨,沉静的等候,几代家传的手艺,素白高质的风筝,高傲自信的神情,愤世嫉俗的果敢的举动,都使人感到他是一个身怀绝技不同凡响的手艺人。用心爱心专心(2)瘦老头为什么放飞自己的风筝?瘦老头与胖老头,各卖各的风筝,本来可以相安无事,可是在作品的规定情境中,两人却无形中形成一种较量。在前一回合中,瘦老头的风筝虽好却无人赏识,而胖老头的风筝却很快地卖完了。胖老头认为他不识时务,而瘦老头却深信自己的手艺。但在当时的情境中,瘦老头也不能不为自己的风筝无人赏识而感到遗憾。于是他决定向顾客和观众展示自己的技艺。在这一回合中,他赢得了胜利。人们纷纷向他涌来,他的风筝被誉为“正正经经的货”,“喝采声此起彼落”,但瘦老头之所以当众展示自己的高超的手艺,目的不在于赢利。他要赢得的是人们对真正手艺人的尊重和理解。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瘦老头的神情和举止:瘦老头的脸色变得难看了微微地颤动瘦老头用手一挡,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庄重,但又叫人猜不透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虔诚地做着他的一切,周围的人似乎都不存在,连那些杂乱自都似乎离他很遥远他斜了胖老头一眼,嘴角浮起一丝报复他依旧没有理他,那是一种高傲的不屑瘦老头忽然仰天打了个哈哈,睥睨了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墙,矜持地问:“你们懂得风筝?”瘦老头自信地摆了摆头,摆得很有力……瘦老头之所以板紧了脸,之所以显得那么庄重、虔诚,之所以那么高傲、矜持、自信,是因为他心中已做出了重要决定,即要放飞自己手中所有的风筝。这些风筝是他心血结晶,是他引以自豪的产品,但为了赢得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他决定把它们送上宁静的蓝天。从瘦老头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手艺人对于自己高超技艺的那种确信,那种忠诚,那种执着。从瘦老头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的理想和寄托。(3)瘦老头为什么要放飞自己的风筝,作者为何没有设计一个卖出全部风筝的结尾?如何理解“蓝天是公正的”、“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的含义?用心爱心专心瘦老头为自己的手艺无人赏识感到遗憾。他向顾客展示自己的技艺,目的不在于赢利,他要赢得的是人们对真正手艺人的尊重,为了赢得精神的胜利,他宁可将心血的结晶奉赠给“公正”的蓝天。“他相信自己的手艺,也很看重自己的手艺,那是几代的家传啊!……正正经经的货!喝采声此起彼落……瘦老头用手一挡,板紧的脸上没个笑星儿……你们懂得风筝?”让人看到传统手艺人对于自己高超技艺的确信、忠诚、执着。作者这样的结尾更着意于体现一种震撼力。“蓝天是公正的”:货真价实的事物才是真正经得起检验的。“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与人们的浮躁、随波逐流形成对比。2、《<丰子恺漫画选>序》(1)关于序言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