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第1页,共8页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1.若元素a,h(:再力」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OA.dcebfaB.CbdaefC.bcaefdD.afedcb2.某队列允许在其两端进行入队操作,但仅允许在一端进行出队操作。若元素a,b,c,d,e依次入此队列后再进行出队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队序列是。D.ecbadB.dbaceA.bacdeC.dbcae2010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第2页,共8页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5.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结点个数是6.对"522)个权值均不相同的字符构造成哈夫曼树。下列关于该哈夫曼树的叙述中,箱误的是。A.该树一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8.树中一定没有度为1的结点C.树中两个权值最小的结点一定是兄弟结点D.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权值一定不小于下一层任一结点的权值.若无向图G=(V,E)中含有7个顶点,要保证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_—9.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L中不存在的元素,则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最多的是一„。A.4B.5C.6D.710.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B.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长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C.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短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D.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的处理顺序无关11.对一组数据(2,12,16,88,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第一趟排序结果:2,12,16,5,10,88第二趟排序结果:2,12,5,10,16,88第三趟排序结果:2,5,10,12,16,88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A.冒泡排序B.希尔排序C.归并排序D.基数排序12.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一一.=I.提高CPU时钟频率II.优化数据通路结构IIL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A.仅I和IIB.仅I和IIIC.仅II和IIID.I、II和III13.假定有4个整数用8位补码分别表示rl=FEH,r2=F2H,r3=90H,r4=F8H,若将运算结果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器中,则下列运算中会发生溢出的是。A.rlχr2B.r2χr3C.rlχr4D.r2χr414.假定变量i、f和d的数据类型分别为int、0oat和double(int用补码表示,日Oat和D.122C.113B.82A.41B.24,48D.24,90A.13,48C.24,532010年计算机408统考真题第3页,共8页double分别用IEEE754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已知i=785,f=1.5678e3,d=L5el00。若在32位机器中执行下列关系表达式,则结果为“真”的是—..;I.i=(int)(0oat)iIL打=(0oat)(int)fIIL—出Oat)(double)fIV.(d+q-d=fA.仅I和IIB.仅I和IIIC.仅II和IIID.仅皿和IV15.假定用若干-2Kχ4位的芯片组成一个8Kχ8位的存储器,则地址OBlFH所在芯片的最小A.OoooHB.060OHC.070OHD.080OH16.下列有关RAM和RoM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RAM是易失性存储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ILRAM和ROM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III.R^和ROM都可用作CaCheIV.RAM和ROM都需要进行刷新A.仅I和IIC.仅I、II和IV17.下列命.中组合情况中,一次访存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一一一。A.TLB未命中,CaChe未命中,Page未命中B.TLB未命中,CaChe命中,Page命中C.TLB命中,CaChe未命中,Page命中D.TLB命中,CaChe命中,Page未命中18.下列寄存器中,汇编语言程序员可见的是。A.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B.程序计数器(PC)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D.指令寄存器(IR)19.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指令流水线阻塞的是一一。A.数据旁路(转发)B.数据相关C.条件转移D.资源冲突20.下列选项中的英文缩写均为总线标准的是。A.PCI、CRT、USB、EISAB.ISA、CPI、VESA、EISAC.ISA、SCSI、RAM、MIPSD.ISA、EISA、PCI、PCI-EXPreSS21.单级中断系统中,中断服务程序内的执行顺序是。1.保护现场II.开中断III.关中断IV.保存断点V.中断事件处理VI.恢复现场VII.中断返回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