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目录C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1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1C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1C4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1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历史解析卷·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09)】10.下列中国近代出现的爱国主义口号的先后顺序是()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知识点】C1C3C4E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答案解析】D解析:①是1950-1953年;②是1937年;③是1895年;④是1919年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史实的基本记忆。【文综历史解析卷·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08)】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D解析:结合材料中信息“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内容的记忆。【文综历史解析卷·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08)】15.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基础上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D解析: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需求;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无论是商品输出还是资本输出,列强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列强侵华目的准确分析理解。【历史解析卷·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试(08)】4.“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知识点】C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答案解析】D解析:本题以《马关条约》的影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很多中国人仍没有清醒过来;B项和C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后掀起洋务运动,但是当时顽固派势力仍然很强大,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不用向西方学习。注意题干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知识界思想观念开始转变,积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