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个关口做好廉洁表率(《镜鉴》心得体会)把好“三个关口”发挥“三个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政协委员要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自觉树立和展示政协委员良好形象”。“三个作用”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阐明了增强政协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为新形势下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现实的道路。作为基层政协组织,应着力把好“三个关口”,引导政协委员发挥好“三个作用”。一、要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必须把好准入关把好政协委员入口关,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推进政协事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基层政协组织产生政协委员的机制可定义为“推举邀请制”。其基本程序是:统战部制定政协委员协商提名意见,由同级党委转发后实施,党内的由组织部门协商提名,党外的由统战部门协商提名。统战部在委员提名名单汇总后,报党委审定前才送到政协党组征求意见,政协在整个协商提名过程中参与度不够,造成政协委员选用脱节,在界别设置、名额分配、委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失。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在入口关上,政协组织没有起到主导作用,无形中只起了邀请人和召集人的作用,这种被动的形式无疑对政协组织使用、管理政协委员带来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在第八届县政协换届时,成立了县委政协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协党组书记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等为成员。这样主持政协换届日常工作的领导就是政协党组书记,保证了换届方案的提出、委员界别设置、名额分配、委员条件的制定等各个环节工作,政协都始终参与、始终知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体制上克服了委员产生选用脱节的问题。二是制定选任办法。坚持把候选委员是否热爱政协工作、是否第1页共6页具备参政议政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是否在本职岗位上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等方面作为首选条件。由政协党组牵头,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和相关部门党组织配合,按照《政协章程》规定程序提出委员初步人选,再由政协党组、组织部、统战部等单位共同组织力量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后的人选,在委员所在单位、社区进行一周时间公示,在无异议的情况下,按程序报批和任命。这样产生出的委员,不仅受到社会监督,同时也得到社会认同,为将来履行职责打下基础。三是加大宣传联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大对委员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协、了解委员在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使委员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崇高荣誉、使命和责任,不断自我加压,不辱使命,做到开展本职工作与履行委员职责“两不误”、“两促进”。保持与委员所在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委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敦促委员爱岗敬业、创新开拓,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二、要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好参与关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要发挥好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必须为其搭建工作平台,吸纳委员参与到政协的各项活动之中。一是搭建学习平台,要说政协话。采取以会代训、会议交流、举办讲座、情况通报等形式,加强对政协委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政协基础知识和履职水平,保证委员能够及时熟知党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了解当前重大时政知识,做到知情参政,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习,使委员不断充实履职所需知识,不断提升委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把握政协工作规律,掌握政协工作方法,会说政协话,努力成为政协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搭建活动平台,要做政协事。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抓住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精选课题,在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的基础上,通过搭建活动平台,组织并广泛吸纳政协委员参与政协各类活动。近年来,我们除了经常性组织委员调研、视察外,还建起了政协书画院,以书画为媒,广泛开展交友联谊活动,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络和沟通。每季度由一个专委会牵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