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1单元第4节地球的结构同步测试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1.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A.地壳上部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2.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包括软流层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测量山峰的高度D.研究地核物质的组成解析:第1题,岩浆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第2题,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①②③;④包括软流层。第3题,可以利用地震波在通过不同媒介时传播的特征不同进行地质探矿(石油为液态,若遇到石油则横波无法通过、纵波会减速);但它不能传递生命信息,也不能测量山峰的高度与进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研究。答案:1.B2.D3.B北京时间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大地震。强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几乎席卷了日本全境,日本多地海浪高达10米。截至年4月11日下午3点,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遇难人数达13127人,失踪人数14348人。阅读以上材料,回答4~5题。4.地震时,位于地震附近海域船只中的人应感到()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D.无感觉5.此次地震和海啸,对下列哪一圈层影响最小()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解析:第4题,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人应感到上下颠簸。第5题,地震直接作用于岩石圈,并通过地震波影响水圈,产生海啸,从而影响海洋生物及人类(生物圈)生存。所以可以看出,此次地震和海啸对大气圈的影响最小。答案:4.A5.B6.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石油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通过时波速也迅速下降,a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所以A项是正确的。答案:A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完成7~8题。7.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答案:B8.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A.水圈B.生物圈C.地幔D.大气圈解析: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而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C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0.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A.①B.②C.③D.①②解析:第9题,首先明确图中序号:①是硅铝层,②是硅镁层,③是地幔,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地壳。第10题,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答案:9.A10.A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11~12题。1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1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解析:第11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深度范围内。第12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答案:11.A12.A地球的圈层结构既包括内部圈层,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回答13~14题。13.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14.发生在地壳中的浅源地震,其地震速度变化与地球内部构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变慢B.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C.纵波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D.纵波经过古登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