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3题。人均能耗(吨油当量)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1000美元)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美国8.960.270.36英国4.240.180.24法国4.370.170.27德国4.290.160.23意大利3.500.170.23日本4.310.130.221.表中反映出()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C.法国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2.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A.日本能源使用效率最高B.日本能源使用效率最低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3.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解析:题组主要考查分析表中信息的能力和从文字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题目中的说明可知,电力强度即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因此表格中电力强度最大的是美国,是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国家。第2题,日本的能源强度低,说明其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小;其电力强度低,说明其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少。这两者都说明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高。第3题,参照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值,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改进技术,不断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答案:1.B2.A3.B读下面“中国农作物水灾面积年际变化图”,回答4~6题。4.从图中看,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较大的年份是()A.1991年、1998年B.1990年、1996年C.1999年、年D.1985年、1995年5.图中显示农作物受灾面积变化趋势是()A.在波动中平稳变化B.在波动中有增加的趋势C.在波动中变化幅度大D.在波动中有下降的趋势6.下列人类经济活动不会增加洪涝灾害风险性的是()A.围湖造田B.植树造林C.堵塞河湖水库D.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解析:读图可知,1991年和1998年由于我国江淮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导致水灾面积大。围湖造田、堵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都是加剧洪灾的人为因素。答案:4.A5.B6.B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下面为“—年我国电力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7~8题。7.年我国清洁能源主要是()A.水电与其他B.水电与核电C.火电与水电D.火电与核电8.下列关于—年我国电力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途述,不正确的是()A.从长期来看,我国清洁能源所占发电量比例将会持续上升B.我国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发电的占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C.我国火电占比下降了3.3个百分点D.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解析:第7题,我国水能开发量较大,核电污染极小,水电和核电是年我国主要的清洁能源。第8题,我国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发电的占比上升了3.3个百分点。答案:7.B8.B积极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发展风力发电最有优势的地方是()A.E地B.F地C.G地D.H地10.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B.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C.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D.晴天多,空气洁净,透明度高解析:第9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蒙古高原和新疆北部等地风能资源丰富,故B项正确。第10题,Ⅰ地位于青藏高原,其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③大气污染轻,空气洁净,透明度高。答案:9.B10.B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带来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