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要点与技巧WadeR.Smith,MD,BruceH.Ziran,MD,JeffO.Anglen,MD所谓锁定钢板是一种带有螺纹孔的骨折固定装置,此孔在有螺纹头的螺钉拧入后,钢板就变为一种(螺钉)角度固定装置。锁定钢板可同时具有锁定及非锁定螺孔以供不同螺钉拧入(又叫结合钢板)。在大约20年前锁定钢板被首次引入,用于脊柱以及颌面部手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关于不同种类的内固定装置的实验研究将锁定钢板引入了骨折治疗之中。发展出这种牢固固定方式的初衷是为避免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多种因素共同推进了这种钢板在临床上的使用,包括随着高能量损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以及在西欧以及北美高龄骨质疏松患者数量的日益增长,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医生以及患者对某些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不满意。其它非临床的促进因素可能有:工业对于新技术及新市场的推动作用;微创外科的逐渐流行等。虽然锁定钢板在某些特殊的研究领域已经使用多年,但其在北美用于大骨科还是近6、7年的事情。如今为数众多的公司为治疗四肢骨折提供了一系列的锁定钢板。这些钢板在市场出现也不过几年时间。考虑到其与传统非锁定钢板相比显得高昂的价格,以及广泛应用时间还短,提出以下问题自然理所当然:锁定钢板有何利弊?锁定钢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如何?如何有效地使用锁定钢板?如何避免锁定钢板固定失败?本综述的目的就是探讨这些重要问题,并为骨科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信息以及提示。(一)什么是锁定钢板?任何能够拧入角度固定/角度稳定的螺钉或栓的钢板实质上都是锁定钢板。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的主要生物力学差异是后者依赖于骨-钢板界面的摩擦力来完成钢板对骨的加压。随着轴向负荷循环增加,螺钉开始栓牢(栓牢的具体意思未能明确)并导致摩擦力减少,最终钢板因此松动。如果在骨折愈合前发生钢板松动,骨折端将会不稳定,最终导致钢板断裂。在越难获得及维持牢固的螺钉固定的地方(例如干骺端以及骨质疏松的骨端),就越难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性。传统钢板的生物力学前提使之具有下列生物学缺陷:压迫骨膜、影响骨折端血液供应。所以传统的牢固固定的钢板接骨术(例如骨折块间加压和拉力螺钉)有相当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钢板断裂、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与之相比,锁定钢板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原则相仿,无需钢板与骨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螺钉与钢板之间存在角度稳定界面,放置钢板时可以完全不与骨发生接触,所以它们在生物力学角度被看作是内固定架。但锁定钢板实质上能被看作放置于皮下的外固定架,尽管前者的钢板-骨间隙更短而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现在许多传统钢板都有与其相应的锁定钢板。越来越多的生产商也在提供有锁定孔的解剖钢板,例如股骨近端及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胫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肱骨远端、以及跟骨的预塑形解剖钢板。钢板的设计使得在很多情况下钢板与骨之间的接触得以大幅减少,藉以保留骨膜血运以骨折端的灌注。越来越多的锁定钢板有外部支架手柄、持具以及钝头设计,从而便于医师在肌肉下或皮下放置钢板,以达到微创的目的。(二)锁定钢板的固定原则关节内粉碎骨折,例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及股骨远端骨折,都是极不稳定的骨折。在获得解剖复位后,关节内骨折块必须与股骨干重新连接同时还要保持对线良好。由于存在骨骺或骨骺-骨干粉碎,很难获得骨折愈合所需的足够稳定性。所以在传统使用的外侧钢板之外,还需要在骨折内侧使用起支撑作用的钢板或外固定架。锁定钢板在这种情况下即可提供较传统钢板更高的稳定性,以至于无需再另外使用钢板。这种额外的稳定性即来自锁定与传统钢板之间的生物力学差异。如前所述,锁定钢板不依赖骨-钢板界面之间的摩擦力。稳定性是靠具有角度稳定的螺钉与钢板之间的界面维持。由于这种锁定内固定器具有稳定的整体性,其锁定头的螺钉的拔出力较普通螺钉高出很多。由于螺钉锁定于钢板之上,除非周围的螺钉全部被拔出或发生断裂,一颗螺钉很难单独被拔出或发生断裂。定钢板所提供的高度稳定性对于医师治疗下列骨折尤其有效:骨质疏松骨折、粉碎双髁骨折或任何高度不稳定的骨折,上述骨折单独使用传统钢板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且既然只需一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