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框架研究-旅游管理镇江“三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框架研究肖思思1张耘2谢清杰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6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11033);江苏大学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8JDG042);镇江市社会发展科技支撑项目(SH2013018);镇江市社科联应用课题研究项目(YB2014038)。作者简介:肖思思(1979-)女,安徽明光,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实属必要。文章以镇江“三山”景区为例,基于对其智慧旅游发展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的分析,从智慧旅游体验馆、智慧营销体系、智慧服务体系、智慧管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构建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框架,以期实现镇江“三山”景区智慧旅游的有智增长。一、研究背景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即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上网终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发布、及时了解、适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自IBM公司推出“智慧地球”理念及“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之后,“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探索也应势而起。2014年,国家旅游局又将该年份确定为“智慧旅游年”。如何抓住这一契机,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智慧旅游”的智慧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整体发展能力,是我国及各地旅游业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镇江紧紧围绕市“智慧镇江”的发展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000亿、信息化发展水平国内领先、初步建成旅游资源配置合理、功能配套齐全、产品开发有特色,旅游经济核心力增强的大旅游发展格局。为此,自2010年3月起,镇江就在全国率先展开智慧旅游的研究。2011年5月,“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落户镇江,镇江完成了中国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总体构建工作。2012年5月,镇江亦成为国家首批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可见,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智慧旅游已成为镇江旅游业发展、大旅游格局建设的必然选择。二、建设必要性分析镇江“三山”景区,坐落于镇江市北部,2012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历史底蕴浓积深厚。完善“三山”景区智慧旅游的品牌构建,对于镇江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要。镇江“三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切入点。2013年1月,镇江荣获住建部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智慧旅游可以更好的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扩大智慧城市的建设效益。(二)智慧旅游建设是镇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镇江不仅需要支撑全国的智慧旅游建设,而且在建设和运营智慧旅游项目方面需要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城市作出标杆。(三)智慧旅游是旅游景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景区只有大规模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扩大景区销售、改进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并以此确定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实现景区的跨越式发展。(四)智慧旅游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以智慧旅游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将改变传统旅游业的消费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从而促进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发展,因而智慧旅游即成为旅游经济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五)智慧旅游是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都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两大建设将成为旅游产业在新时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因而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智慧旅游项目的建设运营必然成为旅游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