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1、燃烧的基本要素有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化学反应。2、自燃分为受热自燃、自热自燃;压力和自燃点呈负相关关系。3、燃烧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量传递的驱动力是温度差。4、气体火焰根据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的时间分为、预混火焰、扩散火焰、火焰面垂直方向5、废弃化学品的销毁方法有爆炸法、燃烧销毁法、水溶解法、化学分解法6、炸药的热感度是指在热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包括加热感度、火焰感度;7、爆破片装置主要由爆破片和夹持器组成,爆破片是脆性材料的爆破元件,防爆片的防爆效率取决于材质、厚度、泄压孔面积8、安全阀的作用原理有重力式、杠杆式、弹簧式,其两个功能为排放泄压孔、报警9、高、中倍数泡沫灭火剂具有封闭效应、蒸汽效应和冷却效应。1、扩散火焰燃烧速度取决于气体扩散速度,混合火焰燃烧速度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2、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是指每平方米面积上,1h内烧掉液体层的高度。(×)3、液体燃烧前必须先蒸发而后燃烧。(√)4、爆炸下限大于10%的可燃气体为甲类危险火灾,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为乙类危险火灾。(×)5、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应划分防烟分区。(×)6、泡沫灭火器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7、清水灭火器使用时应与地面保持平行,呈横卧状态,更有利于液体喷出。(×)8、爆炸反应的实质就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因而爆炸需要外界供给助燃剂(空气或氧气)。(×三、简答题(7’×6=42’)1、请简述火灾的标准分类方法,写出每种火灾代号的意思;并简述燃烧的基本特征和充分条件;以固体或液体炸药为例说明由燃烧转为爆炸的主要条件。答: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的是金属火灾;E类火灾指电火灾;F类火灾是指厨房厨具火灾。燃烧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发光和发烟。燃烧的充分条件:①具备一定数量的可燃物;②有足够数量的氧化剂;③点火源要具有一定的能量;④三要素要相互作用。燃烧转为爆炸的条件:①炸药处于密闭的状态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②燃烧面积不断增加,使燃烧速度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③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了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而爆炸。2、什么叫做爆炸极限?为什么爆炸极限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需要指出每种因素对其是如何影响的)?答: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将能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能够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可燃物浓度在下限以下时,含有过量的空气,由于空气的冷却作用以及可燃物浓度的不足,导致系统得热小于失热,反应不能继续下去;同样,当浓度在上限以上时,含有过量的可燃物质,空气非常不足,过量的可燃物质不仅因缺氧不能燃烧,放出热量,反而起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上升时下限变低,上限变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危险性增大。②压力。压力与爆炸极限范围呈正相关。③含氧量。同样是与爆炸极限范围成正相关关系。④惰性成分。惰性成分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成分含量的增加,对爆炸上限的影响较大,略微增加能引起其急剧下降。⑤爆炸容器的影响。管径越小,材料的导热性越好,火焰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小,爆炸极限范围就缩小。⑥点火源的影响。当点火源的能量越大,加热面积也就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爆炸极限范围也越大。3、什么是粉尘爆炸?简述粉尘爆炸的条件、过程和影响因素?答:把可燃性固体的微细粉尘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气体中,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被着火源点着引起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条件:①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或助燃气)中;③粉尘悬浮在空气中的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