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小学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乡教委《关于印发平头川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平教发[2013]3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实际,特制订《青龙小学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了使我校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务必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过程,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指示精神为依据,以办符合规律的教育为目标,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坚持德育教育贴近实际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从严、从细、从实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二、目标任务(一)目标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为培育健康人格,打造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做好以下的工作:一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的处世习惯、高效的学习习惯、有益的阅读习惯、科学的探究习惯、正确的安全习惯。二是:研究制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训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与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任务落实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1.生活习惯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健康饮食、文明穿戴、受惜身体、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2.处世习惯教育:重点培训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友好交往、和谐共处、善于团结协作、乐于沟通表达等良好的处世习惯。3.学习习惯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学会倾听、思考、合作、书写、总结等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4.阅读习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内容、方法、爱护书籍等有益的阅读习惯。5.探究习惯教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总结等科学的探究习惯。6.安全和自我保护教育:重点加强安全常识及自救方面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习惯。三、基本内容根据《会宁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并结合我校小学生思想道德实际,确定我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一)良好的生活习惯1.按时作息。按时起床、上学、就寝,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在寝室内吵闹;上学路上不贪玩,放学路上要排队,按时到校,按时回家。2.讲究卫生。坚持勤洗手脸、勤剪指、勤理发、勤洗脚;手脸干净,衣着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堆放,不乱贴乱画;随手捡拾地面废弃物,自觉放好卫生用具。3.健康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不在看书、写字和看电视用电脑时吃饭;不在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吃饭。4.文明穿戴。着装要得体,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男生不留长发,不烫染头发;女生不化妆、不染指甲。5.爱惜身体。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保持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积极参加文体、科技活动;不做有危险的动作,不参加有危险的活动;不吸烟,不喝酒;有病就医,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6.勤俭节约。爱惜学习用品,不乱撕书本;节约用电、用水,不浪费粮食;爱护公共财物,不损毁他人物品;不乱花钱,不赶时髦,不和别人攀比。7.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培养小学生坚持自己洗衣、叠被,整理房间、书包、书桌;自觉做好值日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参与适宜的生产劳动和各类服务活动;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植树种草、公益宣传、扶贫救灾和甘当“环保小卫士”等志愿者活动。(二)文明的处世习惯8.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