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演练1/1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民国时期,我国曾划分了5个时区,自西向东分别是昆仑时区、新藏时区、陇蜀时区、中原时区和长白时区。这五个时区分别以82.5°E、90°E、105°E、120°E、127.5°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下图为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国民政府于陇蜀时间1939年的一天上午十点在陪都重庆召开会议,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时区划分,此时A.喀什(约75°E)的区时为8:00B.南京(约118°E)的区时为12:00C.乌鲁木齐(约87°E)的区时为8:30D.哈尔滨(约126°E)的的区时为11:30.下列关于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10A.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全国的联系沟通B.五个时区的划分把各省都划分在了同一个时区C.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各地节省能源D.五个时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新藏时区【答案】1.D2.C【解析】1.结合四城市的经度位置,读图可知:喀什位于是昆仑时区,南京位于中原时区,乌鲁木齐位于新藏时区,哈尔滨位于长白时区。长白时区和中原时区位于陇蜀时区以东,区时比陇蜀时区以东分别早1.5小时和1小时,新藏时区和昆仑时区位于陇蜀时区以西,区时分别比陇蜀时区晚1小时和1.5小时,“早加晚减”,因此喀什的区时为8:30,南京的区时为11:00,乌鲁木齐的区时为9:00,哈尔滨的区时为11:30。故D正确。2.五个时区的使用不利于全国的联系沟通;五个时区的划分并没有把各省都划分在了同一个时区,比如青海被划分在了新藏时区和陇蜀时区;五个时区方便各地的生活,因时作息有助于节省燃料;中原时区和陇蜀时区的面积均比新藏时区大。故C正确,A、B、D错误。下图中的阴影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演练2/133.图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A.AB.BC.CD.D4.上侧光照图代表的日期是A.8月22日B.9月23日C.10月23日D.12月22日【答案】3.D4.B【解析】3.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四地中D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故D正确。4.图中晨昏线过极点,全球昼夜等长,应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故B正确。读下图(P、Q分别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两个不同的点,M、H分别为地球表面的两点),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Q所在平面为地球赤道平面B.角度L和角度S互余C.L和S所代表的角度相等,都为23°26′D.M、H都位于赤道6.当地球位于P点时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全球昼夜平分【答案】5.C6.B【解析】5.由图中信息可知,PQ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P、M、H、Q位于黄道面上,L和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C正确,A、B、D错误。6.当地球位于P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南半球昼长达到最短。B正确,D错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在赤道与回归线之间何时直射何时最大,A错误。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C错误。7.在下图四幅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中,表示昏线的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专题演练3/13A.aB.bC.cD.d【答案】B【解析】沿纬线最初地球自转方向,过分界线后若进入夜半球,为昏线;反之为晨线。故B正确。8.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A.铁矿B.石油C.煤矿D.有色金属【答案】B【解析】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A处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由此可知A处以下应为液体,故B正确。根据天文报道,2018年我国范围内会呈现2次月全食。其中,1月31日那次,初亏时刻为19时47分,复圆时刻为23时10分,全食阶段持续!个多小时(以上时间皆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B.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温度变化不大C.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D.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0.在1月31日的月全食发生期间,下列可能发生的事件是A.南阳的中学生正在参加期末考试B.央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正在播放C.伦敦(0°)的小朋友正在吃早餐D.东京(135°E)街头太阳升到最高【答案】9.D10.B【解析】9.天体系统是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