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构-性”的综合推断元素推断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命题落脚点是借助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及这些元素形成重要化合物的特性推断元素。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此类试题的基本特点如图所示。[解题模板]“两步”快速突破元素推断题依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元素推断中常用的规律1.“阴三阳四”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如S2-与K+的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数均相同,则S位于第三周期,K位于第四周期。2.“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阴上阳下”规律。如O2-、F-、Na+、Mg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a、Mg、Al位于O、F的下一周期。[真题例析]例1(2016·全国卷Ⅱ)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解析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确定元素名称第二步:根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判断递变规律答案A[题组训练]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B.原子半径大小:XW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答案D解析结合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X为C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Na元素;又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结合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W为Cl元素。A项,碳和氧形成的化合物主要为CO、CO2,其中C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项,原子半径:C>O,Na>Cl,错误;C项,化合物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而化合物NaClO3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D项,O3、Cl2、ClO2等均可用作水的消毒剂,正确。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结构”推断元素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特殊结构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为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2)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2.元素的位置关系和原子序数关系的应用(1)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比左边元素原子序数大1,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2)同主族上下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①若在ⅠA族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②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如第三和第四周期的同族相邻元素,若在ⅠA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8,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18。3.熟悉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2)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4)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5)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H、C、Si。(7)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8)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真题例析]例2(2015·山东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解析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确定元素第二步:根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判断递变规律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