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西周政府规定市场中禁止贩卖礼器和兵器;贵族买东西只能通过手下的管事和仆役等人去办,自己不能入市。以上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限制贵族滥用私权C.加强对市场的监管D.防止扰乱社会治安2.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以下对二者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两者主张都得到当时统治者认同B.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C.两者主张都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3.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猴通侯)。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B.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C.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D.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4.《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A.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C.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D.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5.唐代诗人元稹说:“予始与乐天(白居易)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二十年间,禁省(宫廷)观寺、邮候(旅店)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下层百姓)之口无不道。⋯⋯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这反映出()A.市民阶层生活丰富多彩B.诗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C.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D.唐朝政府开放的文化政策6.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7.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日益规范B.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对经济控制逐步加强8.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A.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9.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新式企业特别是官督商办企业,在利益分配上多实行官利制度。如招商局开办时从直隶练饷局借用官款制钱20万串,“名为官本,公家只取官利,不负盈亏责任,实属存款性质。”由此可见,官利制度()A.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B.不利于推动中国新式企业发展C.适应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D.与封建地租利益分配方式相同10.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C.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11.1902年,梁启超发表文章《新史学》。他认为,传统史学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他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要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A.彻底否定了传统史学B.深受唯物史观的影响C.体现“经世致用”观D.推动清末立宪的开展12.有学者说:“当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被宣布废除时,曾经的封建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并没有发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