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程序2、范围:适用于公司机械设备操作管理3、责任者:安全部、工程部、机械设备使用单位4、程序:4.1.生产操作的设备,均应制定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防火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并要经常教育工人贯彻执行。4.2.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修理,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4.3.凡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必须以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劳动保护的观点来确定技术方案,在可能范围内力求达到机械化和自动化。4.4.在有毒气体或粉尘的生产过程,其所有的设备建造应尽量使之密闭化。4.5.各种压力机械的施压部分,以及其它机械对人体有发生伤害的部分,都要设有安全装置。4.5.1传动带、明齿轮、砂轮、电锯,接近于地面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危险部分,要安设安全装置。4.5.2要切实做到不因安全装置缺陷或失效而造成事故。4.6.高于地面2米以上的开闭装置,闸板和附属设备,应有0.6米以上的走台,走台上应围有高1米以上的坚固可靠的栏杆。4.7.电动机及动力传动装置中,人员可能接触的部分,应围以坚固的金属栅栏或罩子。4.8.设备的拆卸、贮槽顶部走台、通道、楼梯及其它使工作人员有坠落危险的场所,须设置坚固的围栅、扶栏或盖子。4.9.发现操作的设备有严重故障,并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逐级报告,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4.10.机械设备在停车机械扫除、加油、检查、修理时,为防止他人启动,发生意外,应有适当的安全装置和明显标志。4.11.机械在转动时禁止做以下工作:第1页共12页4.11.1用手拿拭布清扫轴或轴头转动部分。4.11.2取下或停用安全装置及设施。4.11.3进行安装、拆卸、修理等工作。4.11.4向转动轮结合处浇抹润滑油。4.12.使用的活门及其它所有计量仪器均应设置在照明充足的适宜地点,以便操作、观察和检修。4.13.使用的活门及其它调整装置,要便于操纵管理,反扣活门或经常关闭的活门和闸板应挂上明显的标志。4.14.被切断的与生产系统相连的管道应上好盲板,并挂上明显的标志。4.15.为防止可燃性气体产生爆炸应注意检查:4.15.1可燃性气体管道、设备的严密程度,要达到防止泄漏的基本要求。4.15.2在可燃性气体管道的厂房内、应保证充分的换气,禁止随意动火。4.15.3不允许可燃性气体管道、设备产生负压。4.15.4含有可燃性气体的管道、设备,停车修理前必须进行置换,分析合格。4.16.开停车时必须作好检查与联系工作,在确认无问题后按规定进行开停车。4.17.检修后的设备开车,按《安全生产检修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4.18.基建部门设备试车前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设备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规范,要知道试车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合格的操作人员在试车指挥者现场指挥下,方可进行试车。新安装的基建设备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空转,合格后方能带负荷试车。第二篇:机械设备操作管理制度机械设备操作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优势,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有效的使用,特制定如下制度:一、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1、机械设备操作按规定配备的人员,贯彻“谁使用、谁负第2页共12页责”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操作流程使用,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2、机械设备使用的操作人员,必须能够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设备的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3、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荷运载。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规定1、机床操作人员工作时按规定不准戴手套、穿拖鞋,女工长头发的必须戴安全帽。2、机床启动前要注意观察周围,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可靠,工装、夹具、刀具及工件必须装夹牢固,否则不准开动。3、机床运转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避免机床加工部位的铁屑飞溅,不准接触转动的工件、刀具和传动部件,禁止隔着机床传动部位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4、调整机床速度、行程或装夹工件、刀具,以及测量工件、擦试机床时,都要停车进行。不准用手直接清除铁屑,应使用专门工具清扫。5、机床导轨面、工作台面禁放工具或其它物品。6、多人一台设备时,只允许单人操作,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