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钓鱼的启示》执教老师:谭海霞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三十四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没到鲈鱼开放的时间,父亲让“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我”感到十分沮丧。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从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格教育的重要性。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1)你觉得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2)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2、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父亲喜欢鲈鱼;重视开放时间;经历道德考验。3、“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1)父亲让“我”把大鲈鱼放掉,“我”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我”不愿意?(2)在作者的大声争辩下,在作者的苦苦乞求下,父亲同意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父亲肯定不同意?4、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父亲态度非常坚决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1)朗读指导,读出作者的依依不舍。(2)作者如何写出自己的不情愿?动作描写“慢慢地”和神态描写“依依不舍”,表现了“我”的舍不得却又无可奈何。6、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比喻,把人生中对人有诱惑力却又与人的道德相违逆的东西比作“鱼”,如金钱、名利、地位等。钓鱼的启示:(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作业“自助餐”a.积累本文中好词佳句b.回家把课文的前半部分读给爸爸听,然后采访爸爸,如果他遇到那种情况会怎么做?然后在班上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