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前后,雅典建立了城邦国家的雏形,其标志是()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C.长老会议成为最高决策机关D.债务奴隶制被彻底废除2“”.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3.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雅典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是()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B.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C.雅典和梅加拉的矛盾D.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矛盾4.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5.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了武装暴动。这次暴动()①由贵族领导发动②平民是主要的参加者③为工商业者参与政权铺平了道路④迫使统治者作出政策调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他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1/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材料二基伦暴动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利,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隶制广泛流行开来。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8.以下两段材料反映了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社会状况。材料一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材料二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平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若欠债的平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平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入的1/6交给地主。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平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雅典怎样的社会特点?(2)若平民的债务不能按期还清,他的命运如何?(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判断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案1.B2.D3.A4.D5.D6.A7.(1)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2)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作奴隶。(3)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局动荡不安。8.(1)“”形式:六一汉或债务奴隶。多山地形导致耕地缺乏、分散,加之土质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园艺业发展,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但海——外市场的扩大使小土地所有者既能获利,获利者成为雅典新兴的社会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也可能使小土地所有者负债,一旦负债就意味着以土地和人身作抵押,而沦为债务奴隶。(2)对策:公元前621年,委托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订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结果:由于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