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路径摘要“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创新“立德树人”的践行路径。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教育大学生作者简介:王琳,天津商业大学设计学院,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20)01-232-0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立德树人”首次被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成为了今后我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指标。“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者应共同遵循的基本理念,字面意义即树立德业,培养人才。教育事业应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大计,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其教育对象是日新月异的,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大学教育最独特的能力是使学生思维活跃,懂得广纳新知,能够运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在大学教育当中,“立德树人”四字需贯穿始终,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保证大学能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意义重大。一、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路径分析下文将从四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教育如何培育现代进步青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学校维度:重视德育,注重顶层设计学生可谓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高校教育需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校,注重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原则,一切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本人所在的天津商业大学自1980年建校以来坚持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商学为主干,管、经、工、法、文、理、艺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力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学校也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好的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质量。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在全国高校首先开设了《诚信教育》选修课,力求将诚信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二)学院维度:探索特色,落实素质教育高校二级学院隶属于学校,与大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特定的职能定位,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阵地,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二级学院担负着培养教育及管理学生的职责,需要响应学校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人所在的设计学院共有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及动画三个专业,学生人数已达到近1200人,各个专业教研室都注重教学创新,致力于探索特色,依据学生实际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培养目标,集中师资力量以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战技能,以更好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学院鼓励并积极扶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类专业比赛来提高专业素质。自建院至今,设计学院师生活跃在各级各类比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另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制定了健全的制度规范,严格考核管理,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为提升学生素质保驾护航。(三)任课教师维度:教书育人,注重身先垂范高校办学就是治学与育人,而集治学和育人为一身的角色即是教师。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既是国家赋予的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师岗位的要求。一般意义上,大家通常认为,目前高校给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课程可以算作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