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乐府【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代表作】《太极图说》《通书》。背景:•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合注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可靠近玩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是人很多了。课堂小结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