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八年级物理7.1《力》导学案学科:物理课题:力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授课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主题力任课教师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2课时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材分析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本章的重点。本节课在知识技能方面,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三要素以及力的单位。但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完整的建立起来,要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学生分析这节课知识的获得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体育项目为基础,这种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课标中,从生活到物理,再认识社会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不要局限于课本上已有的素材,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设计理念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明确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倡导新的学习观。本节课建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力的感念、力的作用效果的学习,使学生对力建立初步的认识,并能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第二课时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学习力的三要素,并学习描述力的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2)知道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重点:力的概念;2.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法1、问题发现法: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借助《问题导读---评价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2、问题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学效果.3、质疑探究法: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对问题结果进行质疑,并经过进一步探究、说理,消除疑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学生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复习回顾引入新课3分钟创设问题回顾情境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学生认真思考并熟练回答.问题生成合作探究7分钟创设自主探索情境【学术助理】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1.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2.解疑答难(实施“三人问策略”)3.教师赏识性评价.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重点问题展示讲解1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教师点拨、指导.1、学生分小组争先在黑板展示;2、学生分小组讲解,表现出浓厚的热情;3、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八年级物理问题训练小组评价15分钟创设评价情境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争先为小组争光.)规范指导提升能力2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教师借助《问题训练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学生倾听,并认真做好批注.总结归纳提升意义3分钟创设反思情境【教师话白】1.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2.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3.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符号:F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力的单位:N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