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7.1力》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新课预习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每一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______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3、力的作用效果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__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新课学习[来源:学科网]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磁铁吸引铁钉,吸引就是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施力的,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指出图中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结论:力是。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1、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2、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练习: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2、(演示:教师通过绳子拎起一个茶杯)茶杯所受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活动并感受:1、两手相互挤压2、手用力拍桌子3、用手压笔尖4、用手拉橡皮筋讨论: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归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反馈练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表明了什么规律?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三、力的作用效果实验⑴:用手拉橡皮筋实验⑵: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实验⑶:用手将弹簧拉长。演示拉弓、踢球等现象。分析得出: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学生活动:你能利用你课桌上的东西,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吗?练习: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力产生的效果是()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D、小冰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四、巩固练习:1、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的;每一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2、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作用结果,此时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脚感到疼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作用结果,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产生离不开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3、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她的作用力,如图所示,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来源:学,科,网]4、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只小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你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