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一、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写的小说。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班级五(1)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主备教师李建红共2课时上课教师李建红备课时间2014-11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惊恐万状、势不可挡、猝然而至、井然有序”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第二课时3、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4、课内练笔。重点难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敢的高尚品质。核心问题在危机时船长是怎样做的?你怎样理解“一个伟大的灵魂”?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期总计第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活动内容教学行为策略课件使用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使用课件、出示图片。初读课文完成预习15分钟1、检测预习情况字、词、句。3、学生自读课文。4、自己完成。5、同伴交流。6、两名学生班级交流。不使用课件。再读课文,概括大意10分钟2、读懂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7、学生自读课文。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9、同伴交流。10、两名学生班级交流。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文大意。品读课文质疑8分钟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11、先组内解决。12、后班内解决。我的收获5分钟4、积累运用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主要导学过程上课时间11月25日(星期)本期总计第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活动内容教学行为策略课件使用说明谈话导入2分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5分钟理清课文思路1、浏览课文,想想每部分写的是什么,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画出情节曲线图。2、组内展示:讲解情节曲线图。小组评价,评选优秀情节曲线图。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优秀情节曲线图。第三环节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情节曲线图品读课文,探究感悟15分钟在危机时、船长是怎样做的?你怎样理解“一个伟大的灵魂”。4、分角色读13—35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品味。5、自主思考,完成活动单。6、小组交流并评价,选出代表汇报。7、其他组补充修改。使用投影拓展延伸5分钟请以《我眼中的哈尔威船长》为题,谈谈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8、写法指导:注意用词准确、顺序清楚9、完成练笔。10、同伴评价,班级展示。不使用投影小结评价3分钟小结11、小结课文。12、评出优秀小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前也教过这一课。记得我第一次教学这一课中描写场面混乱的内容时,我先放影片,再让学生找内容,读后理解。而在这一次教学时,我改变了之前的做法:当学生找到直接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的内容后,我让学生找出描写当时乘客们的反应的内容,接着读一读,想一想这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接着播放经过剪辑的电影片断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用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景,最后再带着感情朗读这一段。这一次的教学效果明显比第一次教同样内容时更好,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朗读也更到位。为什么呢?我觉得,第二次教学先让学生通过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一幅画面,当学生观看影片时,眼前直观的图象与之前头脑中产生的画面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印证,学生的兴奋点被点燃,就更有激情。这时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学生就更能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表达的词多了,也更准确了,朗读也更有味道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学生学习活动单编号:班级五年级班组名姓名日期月日学习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词;2、通过学文,感受并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3、有感情朗读课文。初读课文知大意一、给本课生字组词例﹝﹞岛﹝﹞驶﹝﹞奥﹝﹞秩﹝﹞薄﹝﹞违﹝﹞湍﹝﹞二、词语解释,(任选两个造句)小心翼翼:惊恐万状:势不可当:猝然:屹立:惊慌失措:镇定自若: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