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标段道路包括主线K0+143.859〜K0+614.500,主线路宽26.5m。E匝道里程范围为EK0+180.000〜EK0+618.727;L匝道里程范围为LK0+000〜LK0+349.034;F匝道里程范围FK0+799.085〜FK1+126.078以及FK0+604.00〜FK0+702.765。(2)施工范围内主要是丘陵区,山坡较平缓,沟谷切割较深,山体由风化花岗片麻岩组成,地表多为残积土覆盖,有少量基岩露头。植被发育,但树木大部分被伐。路基填方前基底均须进行清理,并作清淤换填处理。(3)本工程道路基层1)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为移挖作填的坡土,全、强风化的花岗片麻岩及一部分外借土。路基分层松铺以30cm为宜,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填方路堤两侧各超宽50cm,路基填料采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2)土质及全、强风化石质挖方路基。土质,全、强风化石质挖方地段,需要进行填前碾压并控制压实度大于95%。当土质松散、渗水、强度低时,须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或掺生石灰处理。3)填挖方过渡段路基。由填方路基的下路床底面过渡到挖方路基路床底面或挖方路基路床顶面,需要填挖方过渡路段,对挖方段进行超挖回填并控制过渡段最短边长度不小于10m,压实度须满足各相应层位压实度的要求。(4)一般路段采用2.0%正常横坡;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线旋转,按线形渐变设置超高过渡段。上路肩设置1%的向外横坡。(5)道路结构面层。一般地段,采用16cm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面层为改性沥青)33cm厚的6%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和15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石质挖方地段不设底基层,改为10cm厚的级配碎石垫层。(6)路边为硬路肩及保护性路肩,中间设拦水缘石。(7)道路中央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缘石及护栏组成,其开口采用活动护栏。(8)边沟采用浆砌片石。二、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J041—2000)(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范》(JTGD20—200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名规格搅拌350数量压路机11夯土电焊350发电机300kW铲车挖掘机自卸汽PC208(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0)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11)本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条款三、施工部署1.施工计划本标段的道路工程计划于XX年XX月XX日开工,总工期为215d,竣工时间为XX年XX月XX日。2.人员机具安排(1)道路施工主要人员安排项目经理:XX施工负责:XX质检负责:XX测量负责:XX实验负责:XX安全负责:XX钢筋班班长:XX模板班班长:XX砌石班班长:XX计划投入钢筋工、木工、电工、泥水工、杂工等工种共100人。(2)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安排(见表1)表1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机具四、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测量放线道路路基检查验收F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检查验收r水泥稳定石屑层路缘石及中央分隔带检查验收T路面、i立沟排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