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拼音与识字教学探微宁城县特殊教育学校刘振杰拼音与识字教学是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初级阶段,更是听障学生进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上好听障儿童的拼音与识字课,对完成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任务,打好听障学生的识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听障学生大多数没有上过学前班,甚至连简单的图片、识字卡片都没有见过,没有接触过启蒙性的识字教育。他们在家里或其它环境中自然成长,有的甚至放任自流,加之语言障碍与周边的学生很少接触,多数学生表现出个性强、性格孤僻的特点,与一般孩子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入学以后,他们看到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对规范有序的教学活动很感兴趣。但是,由于他们存在听力和语言障碍,又看不懂教学中常用的手语,对教师的教学和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困难,这些学生刚刚接触学校的环境,好奇心强,注意力很难集中,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增加了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听障学生的实际去努力完成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上好一年级听障学生的语文课。一、具备高尚的师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该把高尚的师德放在首位,热爱特殊教育工作,把热爱听障学生作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听障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去亲近、关怀听障学生,尽快建立起诚挚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各种教育。同时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的敬业精神。二、明确拼音与识字教学的要求按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拼音与识字教学的要求,应该让学生学会21个声母,掌握35个韵母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能较正确地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口形,并能默写出声母和韵母,能准确的认读并默写出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要掌握韵母带调值拼读音节的方法。会拼读(或直呼)教材中出现的200多个常用音节,做到口形基本正确。I能正确地打出汉语拼音字母指语。能正确、清晰地打出音节指语,做到姿势正确,让学生能看懂和理解学过的手语。会写拼音字母,做到笔顺、格式正确,能正确地书写出学过的音节。掌握学过的所有生字、生词,能借助拼音手段较正确地读出音节,打出指语。能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并基本上能默写。能正确地辨认词语的口形。能仿照田字格中的生字和笔顺分解顺序书写生字,做到执笔运笔方法正确。教师要根据以上要求培养学生读音节,识生字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和学习其它知识打好基础。三、熟练掌握发音方法,打好拼音与认读的基础对一年级刚入学的有听力残疾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上好汉语拼音课,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打好汉语拼音的基础。由于听障学生有听觉障碍,他们的发音器官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发音部位僵硬,运用起来显得不灵活,也不知道怎样恰当地运用这些器官,为了让学生准确地发音,就要通过各种意识的训练来锻炼他们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加强舌位的练习,舌位练习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伸缩运动,舌尖向前吐出缩进(上、下唇要与舌头碰在一起,多做开口训练)左右运动,舌尖向左、右往复摆动(口形不要张大)。抵腭运动,舌尖抵上腭,发出“嗒、嗒”的马蹄声。抖动运动,做开口训练,口形张大,舌尖沿上下唇舔一圈,先顺时针方向转圈,再逆时针方向转圈,往复数次。抵齿运动,舌尖用力抵上齿、下齿后向里缩,然后再抵,往复数次。(上、下齿之间留一条齿缝)。通过以上的方法来锻炼学生舌位的灵活性是很有效的。但要天天练习,巩固舌位的灵活性,使学生的发音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以后学习拼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声带练习。在进行声带训练时,让学生用手接触自己的喉头,以感到振动为准,发音时要短促些,也可以按元音的形式发音。声带振动时,肌肉要放松,防止发怪音。例如:i、l、r、a、e等部分声母和单韵母都可以进行声带练习。由于听障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很好,这种练习方法也是很有效的。多种方法交叉使用。在正常情况下要想让听障学生掌握正确地发音方法,并且能准确地表达意II义还需借助其它手段才能达到目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