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第一,加强计算教学目标设置的导向性。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指导,加强目标的导向性应该明确指出同学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同时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展开教学测试,检验教学效果。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历估算与沟通的过程;二,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心得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三,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教导同学学〔会计〕算中的转化。所谓的转化就是将不会的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方法或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的过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课堂内容时,假设同学们春去春游放风筝,每个风筝 3.5 元,而有五个同学要去玩,那么买风筝一共要花多少前?关于此问题,老师可以引导此类竖式计算与整数计算有什么区别?如何利用整数的竖式计算来解决?假如把 3.5 元看成 35角,那么买 5 个风筝就必须要 175 角,再依据 10 角等于 1 元进行金钱的换算,175 角就是 17.5 元,这样就引导着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问题。此时〔老师〕可以接着提问,假如不是钱数,那么大家还会计算吗?老师接下来便可以开始真正的"小数乘整数'知识的教学,再总结出钱数的计算方法和纯数字的计算方法其实上是一样的:都是把 3.5 先扩展 10 倍,用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积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但这个转化的过程关于同学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强化计算方法的引导。计算的学习不仅要学计算原理,同样要学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强化引导帮助。如北师大版二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买电器》整百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老师〔制定〕出了到商场买电器的实际情境,列出 500+800 的算式后,让孩子们用已有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同学用画数线的方法进行口算,有的同学则直接用拨计数器的方法,有的同学用五个百再加 8 个百得出 13 个百也就是 1300,也有同学用竖式的方法,不同同学学习能力不,思维方法也不同,老师要适时的总结同学计算方法,引导同学发现其实无论用一百一百地数,还是用画数线、计数器方法都是要把 500 看成 5 个百,800 看成 8 个百进行计算,进而发现当数据过大时,或着没计数器时,数数、画数线、计数器的不够之处,从而引导孩子找到最合适、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2 数学教学兴趣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