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营养和高血压病VIP免费

营养和高血压病_第1页
1/8
营养和高血压病_第2页
2/8
营养和高血压病_第3页
3/8
营养与高血压病咼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咼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的血压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可有一定的波动,而且其收缩压往往随年龄而增高。我国规定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3kPa(95mmHg),二者有一项经核实者即可确认为高血压,如S19/12kPa(S140/90mmHg)者为正常,介于正常和高血压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对于过去虽有高血压史,但长期(3个月以上)未经治疗,此次血压正常者,不列为高血压;如一般服药治疗,而此次血压正常者,则仍列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一般称为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总数的90%),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根据以往标准所进行的普查资料表明,高血压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为3〜10%,平均7.8%,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以40〜50岁以上者较为多见,城市多于农村,北方多于南方。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1)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膳食营养因素(如食钠盐过多,食钾、钙等过少,高脂饮食,偏食,营养摄取不均衡);吸烟、嗜酒;超重和肥胖;神经精神因素: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精神压力;缺少体力活动;等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2)发病原理有关高血压病的发病原理,学说提出不少,包括精神神经源学说、内分泌学说、肾源学说、遗传学说以及钠盐摄入过多学说等。各种学说各有其根据,综合起来可以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因素、肾脏以及钠盐摄入过多也参予本病的发病过程。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某些不利的内在因素,引起剧烈、反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导致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和下丘脑神经内分泌中枢功能失调。促使周围小动脉痉挛,进而形成高血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根据高血压病起病的缓急和病程进展情况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临床上最常见到的为缓进型,急进型仅占1〜5%。(1)缓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缓进型高血压病起病缓慢,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而暂时的血压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后即可恢复。这个阶段可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血压升高仅于体检时发现。有的病人可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及至后期,由于高血压可能对眼底、心脏、肾脏、脑血管和下肢动脉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因而部分病人可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例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间隙性跛行、肾功能严重减退、尿毒症、心力衰竭,不少病人尚可合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2)急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缓进型高血压病又称恶性高血压病,临床少见,其特点为病程发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持续在17〜19kPa(130〜140mmHg)或更高。症状明显,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心、脑、肾损害,发生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及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和失眠。眼底检查可有出血、渗出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病人多死于尿毒症。高血压的预防是直接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限制食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加强体育锻炼、精神、心理疗法等。这些措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效果,是降血压治疗的组成部分。二是控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包括戒烟,限制膳食中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以控制血清胆固醇,均衡饮食。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必须同时使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才能达到预防心血管病事件的目的。1.首先,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判断自己体重是否正常可按以下公式:标准体重<SPANlang=EN-US>(公斤)=身高(厘米)-105。如身高170厘米的人标准体重为65公斤,若自己体重在标准体重±10%以内,为正常体重,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这类病人应减轻体重,具体方法是运动、限食。1.1减重;建议体质指数(bmi,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蛋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营养和高血压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